「我堅持手寫的情書。」
路易斯說:「email的情書,我根本不回的;我以前某個男友寫信給我,都是手寫的。知道嗎?每次在信箱裡一堆水電費帳單裡,發現一封手寫的情書,有多麼感動啊。」
沒想到在如此現實的上海,會遇見這麼浪漫的Gay。
今晚,在永嘉路的一個小酒吧,我和路易斯第三次見面,卻是第一次開口聊天,因為我答應帶一本我的書給賣紅酒給我的江蘇姑娘,路易斯好奇地說想翻閱看看,兩個人就突然聊開來,竟是一聊如故,雖然他普通話講得不是太好,我們居然聊個沒完,快被他笑死了。
路易斯是個香港人,40歲,中學搬去溫哥華,半年前到上海工作,在一家知名的服裝公司上班,濃眉大眼、高大健美,笑聲開朗,保養得很好,感覺像30歲。
可是,和他一副ABC時髦型男打扮完全不搭的,他最喜歡的中文作家是三毛、白先勇、何索、張愛玲、李碧華;最愛的台灣歌手是蔡琴、蘇芮;每次都會哭的動畫是《螢火蟲之墓》;最感動的日本漫畫是《魔鬼的新娘》……提到三毛的老公荷西意外過世,他還大哭一場。
而,我喜歡聽他興高采烈主動講他的愛情故事,他認為戀愛不是買鞋,挑尺寸、鞋型、價錢,他不喜歡這種感情;他喜歡「緣分」和「巧合」,即使明知道和手寫情書一樣,不符合這世代潮流,卻是他所選擇的,也不後悔。
很多人笑他條件這麼好,在上海卻保持單身寂寞狀態,他很甘願,因為他選擇了這種型態愛情,他很滿足,因為他曾有過無數巧合的戀愛,他說人生短暫,自己能夠享用這麼多好運氣,很感謝上天了。
我聽了很感動,還是忍不住取笑他:「你的名字剛好和路易威登這品牌一樣,沒想到你的愛情觀也像一只古老的手工舊皮箱。」
路易斯正經八百露出開心表情:「沒錯!我可是一只很講究的手工縫製的古老旅行箱呢,不覺得這才是真正的浪漫嗎?在上海,有很多男人邀約我,我是不會輕易答應的,隨便說要出來就出來喔?約會,一定要給我一個禮拜時間,我要好好打扮,才會出去赴約。朋友例外啦,朋友隨時都可以出門。」
我笑得不可抑止,簡直像電影《純情年代》(The Age of Innocence)男女邀約的情書往返,若有人願意約會他,專程送一張邀請卡,上面有蠟印封著,他一定更高興。路易斯聽了,用力點頭,對對對,他多渴望這樣。
他曾邂逅一個有趣的義大利男人,他對男人說:「如果我們能夠三次都很巧合遇到,我就跟你在一起。」兩年後,在街上又重逢,義大利男人對他說的第一句話是:「這是第二次喔。」
我問:「那第三次呢?」
他說:「現在只有兩次。」
我開起玩笑:「如果你到70歲才遇到他,怎麼辦?」
他興致勃勃:「那樣才浪漫呢,我看過一篇美國的短篇小說,就講一對男女年輕時不斷錯過,到了女人70歲再度遇到那個男人,男人也剛好單身,老太太好高興又很害羞要去買一件好看的內衣……那個時候,我也要去買一件好看的內衣。」我大笑。
整晚和路易斯聊個沒完,非常愉悅,他熱愛閱讀書籍,普通話說得不好,老夾雜英文和廣東話,中文字卻可以看的,於是我們半筆談方式,從各國的小說、日本漫畫,聊到金庸小說和古龍小說,非常盡興,差點忘記旁邊的朋友們。
回到家,收到他傳來手機簡訊,說很高興認識我,看來,他和我有相同心情。
「緣分」和「巧合」,不一定只用在愛情層面,友誼又何曾不是呢?
今晚,我最喜歡路易斯說的一句話是:「人要自己找開心,不能靠對方給自己開心,如果有一天他離開了,我不就很糟糕嗎?所以,我希望自己本來就能夠很開心生活,然後,遇到一個人,讓我更開心的。」
這句話,說的真好。
這世界上,愛情觀可能有千奇百種,戀人們型態也各式各樣,但,我喜歡路易斯這句話,愛情,應該是讓更彼此更開心的,否則為什麼要在一起?
手寫的情書,記得以前沒有電腦,沒有行動電話的時候,
經常收到手寫的信,手寫的信給人感覺,很浪漫。
看著對方用心一筆一劃寫下當下的心情,如同跟感受到他的想法
而現在因為科技的發達,忽然發現收到信的機會真的少之又少。
冷冰冰的E-MAIL,好像少了點什麼
以前過年過節,還會收到老朋友的一張問候卡片
裡面傳遞著祝福
而現在除了簡單的短訊,還有方便的MSN 及時通等等
雖然加快了人們的腳步
但卻缺少了一絲絲的人情味了吧